质量黑名单:跑龙套的道德不该唱主角
www.fjnet.cn?2012-01-13 07:29? 龙敏飞?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国务院常务会议与1月11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会议认为,我国质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提出完善企业质量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记录,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1月12日《新京报》) 对质量失信黑名单,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几日前便已透露,如今算是正式照入现实。对这质量黑名单而言,其八项举措亮点有二:一是加大处罚力度,二是向社会公开。从这看来,良善初衷体现出来,显然值得期待。但正如网友的第一反应所言:设立质量黑名单就能一劳永逸了么?这不仅是网友的担忧,更是你我内心无法跨越的一道“信任门槛”。 毕竟,质量黑名单向社会公开,更是一种“道德裹挟”的力量。中国自古以来,荣辱观便比较强烈,也才有了对羞耻刑的畸形迷恋,当人犯错时,游街示众的做法屡试不爽。换言之,便是通过“示众”,让非法之徒感觉到道德的胁迫力量,饱受道德的指摘,形成一个让人望而却步的“道德磁场”——磁场内,有善意与良知;磁场外,有丑陋与罪恶。 当质量黑名单设立之时,便已经假设了一个前提:道德的力量,对所有的人都是适用的,包括所谓的企业家。但事实上,一个必须重拾的常识是——向社会公示要想良愿落实,当事人须有必要的道德信仰。就现实而言,似乎难以给你我信心。一者,企业家的道德血液缺失,早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而网络上“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耍流氓”的段子很火,也在诠释着一个社会现象:道德的磁场力量,早已今不如昔,甚至可以说“低到尘埃里”了。 一旦社会失去必要的道德信仰,道德裹挟的力量便会成为“纸老虎”,吓唬人可以,办实事很难。这意味着,“向社会公示”的道德力量,无法完成与企及公众的期待。一旦黑名单的容量不够大,登上榜单的企业终究是少数,那道德裹挟必然会被利益冲击得支离破碎;而一旦容量足够大,那便失去了“向社会公示”的警示意义,因为每个人能记下的名单,绝不可能很多。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2-16]“只管程序不管质量”才是最可怕的“裂缝”
- [ 12-16]保障房质量与乌纱挂钩才会有保障
- [ 12-02]质量达标才是“最好成绩单”
- [ 11-24]“豆腐渣”工程源于质量把关不严
- [ 11-24]莫总让大风来给建筑质量揭丑
- [ 11-18]空气质量到底由谁说了算?
- [ 11-02]空气质量数据该看谁的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