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一初中学校日前被爆因缺老师而两个多月停上语文等课程,当地教育局回应已紧急安排8名支教老师,这些新老师已全部到任上课。近几年,这所地处贫困山区的乡村中学开始出现教师流失现象,学生人数有增无减,教师却越来越少。(11月12日《京华时报》) 当学生们满怀憧憬到学校,却发现由于教师短缺,语文、政治、历史课程都无法正常上课。一句“老师去哪儿”的疑问,充满无助与悲情的色彩。这边厢,学生人数有增无减;那边厢,教师却越来越少,教育产品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出现了断裂甚至脱节,最终导致学生以“自习”来度过课堂时间。 “教师去哪儿”的背后,是乡村教育之痛。在一些偏远、落后的乡村,教师短缺导致学校无法安排老师正常上课,影响了学生的知识学习和人格教育。以大化县为例,各个乡镇都不同程度存在教师匮乏问题,城区教师又难以调配,乡村教育处于一种边缘化状态——这一点,与大中城市教师“一位难求”形成鲜明的对比。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城乡之间在教育资源配置上更为失衡。在城市里,教师工作稳定、待遇良好、社会地位较高,是许多人心目中的“香饽饽”;在乡村里,教师收入低微、福利稀薄,工作环境艰苦,是一个“苦差事”。在双向选择的劳动力市场,乡村教师这一岗位对求职者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进来”,一部分教师又选择“走出去”,必然会导致教师短缺。 作为乡村教育的守望者,教师也和其他弱势群体一样,在薪酬、待遇、福利、身份上承受太多的“痛点”。当不堪重负的乡村教师选择退出的时候,留给全社会的是一个又一个艰辛与悲怆的背影。 要破解“老师去哪儿”的难题,就必须强化物质激励、提升社会认同、注重人文关怀,让乡村教师的劳动更有价值,让乡村教师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乡村教师固然要能够“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政府和社会组织却不能忽视对他们的保护与关心。毕竟,有教师在,乡村教育的希望就在。只有不断提升公共关怀,改善乡村教师的生存境遇,让他们对未来的人生充满希望,遥远的乡村才会重燃人文教化之灯,照亮寒门学子前进的道路。 (杨朝清) |
相关阅读:
- [ 09-12]女教师开宝马下乡教书 工资不够油钱被质疑作秀
- [ 11-12]长泰县人大常委会开展教育工作调研
- [ 11-12]
2013安利环保嘉年华参展绿色创新展 环保教育从家庭走向公众
- [ 11-12]大学汉语退出高校必修课 语文教育“边缘化”引忧虑
- [ 11-12]温暖民心的幸福乐章 ——十八大以来民生改善成果述评
- [ 11-12]篮球比分直播:教师申报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将有经费资助
- [ 11-12]逾九成公众力挺中央继续严厉整治“四风”
- [ 11-11]网友创《一分钟性教育》 短片 教你与孩子趣味谈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